查看原文
其他

九眼桥,从古至今浸润着成都人的生活

武侯区地志办 方志武侯 2023-02-05


为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助力“文创武侯“建设,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与四川交通广播共同推出历史文化系列专题节目《走进武侯》。

在老成都,有一座九眼桥,它横跨于城市东南角,府河南河汇合后的下游河面上。九眼桥,古名洪济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是一座石栏杆、石桥面的大拱桥。明天启年间维修时,更名为“锁江桥”,有“锁镇江水”之意。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总督李世杰补修时,取“为洞者九”之意,更名为“九眼桥”。乾隆五十五年加以重修后又经历了两百多年,风貌依旧。

据《华阳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余一龙任四川布政使,见南河和府河在城东南汇合后,水势增大,而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过往行人车马络绎不绝,渡河十分不便,尤其夏秋雨季,河水暴涨,行人更是受阻而望河兴叹,当地民众及过往商贾都期盼修桥。于是,余一龙禀报蜀王,倡议建桥。在余一龙的倡议下,成都及附近州邑百姓捐款捐物,明蜀王捐千金,官员们也捐了俸钱。建桥工程由承奉司鹏荣监理,鹏荣早晚吃住在工地,与工匠们同甘共苦。
几个月之后,先在南岸建成回澜塔,十分辉煌壮观。因修桥工程浩大,耗费巨大,有人对修桥工程有所动摇,但蜀王不为所动,坚令抓紧督造。鹏荣因劳累过度,不幸病死任上,后由其弟鹏恺及宁廷鸾、翟升等继续督造,经过四年辛苦劳作,桥最终建成。
回澜塔与回澜寺图(来源:清嘉庆《华阳县志》)
为铭记建桥之功,蜀王请曾任礼部尚书的李长春撰写新修桥塔碑记:“为洞者九,纵四十丈,衡四十尺。远而望之,虹舒电拖,霞结云构,若跨碧落而太空为斗;俯而瞰之,飙涌涛舂,鲸飞鲵走,若驾溟渤而拒浸为溜。”远望之,河面水雾缭绕飞虹凌驾,九眼桥就像斗星横跨碧空;俯观之,水面波翻浪滚,鱼跃鹭飞,站在桥上犹如腾云驾雾在怒涛之上,气势磅礴。
“桥似弯弓塔似箭,一箭射到金銮殿”。在这首成都民谣中,弯弓似的桥,就是指九眼桥。古代诗人喜欢用“长虹卧波”来形容江河上美丽的长桥,但如果用来形容九眼桥,则不够恰当,因为它太长,桥拱又多,拱高的弧度大,恰如一张弯弓。至于塔,便是与桥同时修建的回澜塔,每当阳光初照,矗立锦江岸边,临近九眼桥的回澜塔、合江亭与弯弓似的桥相映成趣,成为古时成都一景。
1908年的九眼桥(武侯区地志办提供)
成都民间有很多关于九眼桥的传说,有张献忠“桥是弯弓塔是箭”的传说;有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从九眼桥上升天,在一块红沙石板上留下脚印的传说;有中间最高处的桥洞下面是“海眼”,可通大海的传说;有十兄弟弃恶从善背人过河等传说。这些传说都证明了九眼桥在成都历史上极具知名度,并被成都人所喜爱。
20世纪50年代以前,九眼桥一带一直是热闹的水码头,从水路出成都下重庆,须从这里搭船启程,而从外地水路运来的货物,也须在这里上岸。一直到70年代,桥下都还有临水的客栈,门前的石桩留着一圈圈拴船缆的凹痕。桥南,沿江一条木板老街,拥挤着小饭馆、干杂店、肉铺子、书铺子、电影院和川流不息的人群。
九眼桥新貌(武侯区建设局提供)
如今的九眼桥是成都夜文化的标志之一,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里就是一片灯红酒绿。走过这座桥,可以触探成都绵延千年的脉搏,可以聆听蓉城悠长恒久的呼吸。一座桥,就是一座城横跨岁月长河的实物坐标,那一端,有着咿呀学语的童年,这一边,连着拄杖蹒跚的老年;那一端,诉说着故乡与回忆,这一边,呼唤着远方与未来……

「往  •  期  •  回 •  放」

            第一集丞相祠堂忆往昔,锦观深处品三国            第二集:赏楹联,道不尽的武侯故事            第三集:华西坝,独具特色的成都历史文化地标            第四集:钟声荷韵,镌刻华西坝最珍贵的回忆            第五集:望江楼,品诗采赏竹韵的传统文化打卡地            第六集:走过万里桥,相遇在武侯



方志武侯原创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武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